平衡的幼兒教案
一、課文說明
本課是讓兒童通過對杠桿尺實驗,感知什么是平衡,什么是不平衡,不平衡達到平衡的基本條件是什么。天平是根據平衡的道理制成的,本課要為下一課《小天平》鋪墊好知識基礎。
本課與《小天平》、《搭紙橋》、《捆支架》組成本冊的“力”教學單元;從能力培養來說,屬于“實驗、歸納概括”的系列。
全課共分三個部分:
第一部分,認識平衡和不平衡現象。由于“平衡”、“不平衡”兩個詞對兒童來說比較生僻,所以教材里畫出他們熟悉的玩蹺蹺板游戲圖,幫助他們理解這兩種現象。只要兒童能說出“一樣平”、“一樣高” 等形象語言,并能明白這就是平衡就可以了,不必下什么定義。
第二部分,通過對杠桿尺的實驗,知道怎樣達到平衡,激發兒童對平衡現象的研究興趣。教材中研究了兩種達到平衡的方法。一種是杠桿尺左右距離一樣長,掛的鉤碼一樣多,能夠達到平衡。教材38頁上半部分“掛幾個”研究的就是這種方法。例如,左上圖,在距杠桿尺中心一格的地方掛一個鉤碼,問:在另一邊同樣的位置上要掛幾個鉤碼才能平衡?又如,右下圖,在距杠桿尺中心兩格的地方掛兩個鉤碼,問:在另一邊同樣的位置上要掛幾個鉤碼才能平衡?用四幅圖提出了四個問題,要求學生通過實驗解決,然后把結論填寫在橫線上。
另一種方法是左右掛的鉤碼一樣多,杠桿尺左右的距離一樣長,能夠達到平衡。教材38頁下半部分“掛在哪兒?”研究的就是這種方法,一共有四
2016全新精品資料-全新公文范文-全程指導寫作-獨家原創
1 / 4